?
各高等學校: 自治區教育工委 自治區教育廳 2020年11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於深入推進全區高等學校 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
現將《關於深入推進全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校實際,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完善“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目標清單”三個清單,認真抓好工作落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深入推進全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ζ 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突顯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深入挖掘專業課程和各教學環節育人功能,充分發揮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形成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經過5年的建ㄨ設和實踐,全區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所有教師、所有︽課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建立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充分發揮高校所有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做到每門課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構建更高水平人才々培養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重點任務
(一)系統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充分發揮課程建設“主戰場”作用,根據學科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切實落實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各級學科、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碩士學位人才培養基本要求,按照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指南,將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滲透到教學設計中,構建學校、院(系)、專業三級╲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重點建設5所課程思政成效顯著的示範高校,建設50個課程思政示範院(系)。
(二)分類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區高校對照《綱要》中的文學、歷史學、哲學類,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類,教育學類,理學、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和藝術學類等不同學科門類課程思〓政建設要求,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進一步細化課程目︼標,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高等職業院校結合高職專業分類和課程設置情況,設置差異化的課程思政目標。重點打造500門左右自治區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和社會實踐課程思政教學示範課程卐,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三)著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素養。充分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作用,在教師崗前培ω訓、在崗培訓和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培訓中設立課程思政培訓專題,分層次類※型、分學科專業領域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培訓、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等活動,讓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強化教師課程思政責任意識,發揮高校教學名師、基層教學組織◥等教學團隊的作用,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 度,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容、方法、途徑,促進線上課程思政優質資源在各層次各類型的高校間共享共用,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和育人能力。重點選樹50個自治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四)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全面推動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工作,聚焦課程思政熱點、難點、疑點→和重點問題,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相關學科專業教學組織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形成一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在全區高校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優先支持課程思政類100項左右。在全區高校中重點建設2-3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在高校科學研究項目中大力支持課程思政類研究選題,產出一批高水平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成果。
(五)建立健全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各高校要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把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健全課堂教學管理體系,改進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學校、院(系)領導聽課制度。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強教學督導團隊建設,健全學生評教制度,確保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有效管理。自治區教育廳將把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評估、本科教學評估、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等評價指標體系,適時對全區高校課程思政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跟蹤調研和督導,推動㊣ 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教育廳將充分發揮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作用,統籌指導全區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工作。各高校成立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課程思政建設領導機構,統籌開展本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系推◣進落實、自身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紮實推進各項建設任務落地落實。
(二)健¤全推進機制。自治區教育廳將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督導檢查,建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激勵機制,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高校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各高校黨委要切實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領導,結合實際研究制訂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統籌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課程思政建設,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考核指標體系。
(三)強化支持保障。自治區教育廳將加強對自治區高等教育專項經費的統籌使用,加大課程思政建設支持力度,完善項目經費績效管理制度。各高校要結合學校實際,統籌各類資源,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的投入力度。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高校要註重總結凝練課程思政建設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加強宣傳、交流和推廣,將課程思政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適時轉化為理論成果和相關制度,全面形成廣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夯實♂人才培養核心地位⌒,提升育人質量水平。
附件:1.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高校、院(系)建設指標(試行)
2.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專業建設指標(試行)
3.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指標(試行)
附件1
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高校、院(系)建設指標(試行)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指標內涵 |
1.組織管理 | 1.1領導責任 | 校黨委(常委)會議或校※長辦公會每年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實各縣GGon過。 |
1.2機構設置 | 設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組織實施機構,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建設。 | |
1.3工作機制 | 研究制定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方案等規範性文件;把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學校對院系(專業)的工作考核,以及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必要條件;在教學成果獎等各類成果的評選表彰中,突出課程思政要求。 | |
1.4經費保障 | 本科院校按在校生總數每生每年不低於40元,專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於30元的標準安排專項經費,用於思政教育教學改々革、教師培訓、學術交流等。 | |
2.專業和課程建設 | 2.1專業培養方案 | 結合學校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實課程思政要求。 |
2.2課程教學大綱⊙ | 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完善和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課程考核等各方面。 | |
2.3思政課教師協同 | 思政課教師與院系、專業、專業課教師◥結對,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參加課程團隊教研活動,在課程々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課程教學改革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 | |
3.教學改革 | 3.1示範課程建設 | 按照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實踐課等分類建設一批校、院(系)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3.2重點教↑材建設 | 嚴格落實馬工程教材統一使用規定,馬工程∮教材使用率達到100%;建設一批校級■課程思政重點教材和教學指導用√書。 | |
3.3專項研究 | 設立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形成◣一批示範性強、可推廣的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成果。 | |
4.教師發展與教學成◣效 | 4.1師德師風 | 紮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模範踐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在各類重要考核評價中實施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
4.2基層教學組織 | 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課↘程思政專項教研活動,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教學能力等專題▲培訓,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 |
4.3教學成效 | 課程思政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到所有院系(專業)、所有課程和全體師生╱,學校師德師風、教書育人、課程思政教學等工作成效顯著。 | |
5.學校課程思政特色 | 學校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特色亮點工作。 |
附件2
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專業建設指標(試行)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指標內涵 |
1.培養 方案 | 1.1培養目標 | 結合專業特點,貫徹OBE理念,在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
1.2課程體系 | 課程⌒ 體系設計科學合理,符合學科專業和課程思政教育規律,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相統一,建立課程育人目標與專業育人目標的支撐、映射關系。 | |
1.3教學大綱 | 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完善和修訂ξ課程教學大綱,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課程考核等各方面。 | |
2.課▽程教材建設 | 2.1公共基礎課 | 公共基礎課應充分發揮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和提升綜合素質的核心作用。 |
2.2專業教育課 | 根據本專業課程思政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教育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梳理出所有專業教育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指標。 | |
2.3實踐類課程 | 充分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實驗實習、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實踐類課程,弘揚勞動精神、錘煉意誌品質。 | |
2.4思政課教師協同 | 思政課教師與專業、專業課教師結對,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參加課程團隊教研活動,在課程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課程教學改革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 | |
3.教學改革 | 3.1示範課程建設 | 建成1-2門通識類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5門專業教育類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2門實踐類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
3.2重點教材建設 | 嚴格落實馬工程教材統一使用規定,馬工程教材使用率達到100%;建設一批校級課程思政重點教材和教學指導用書。 | |
3.3教學研究 | 承擔校級及以上課程思政相關教改項目,形成示範性強、可推廣的專∩業類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成果。 | |
4.教師發展與教學成效 | 4.1師德師風 | 紮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模範踐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在各類重要考核評價中實施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
4.2基層教學組織 | 建立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制度,定期組織教師積極參加課程思政專項☆教學技能工作坊、教學沙龍等培訓活動,主辦、承辦或協辦課程思政培訓活動,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 |
4.3教學成效 | 課程思政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到專業所有課程和全體師生。專業教師在師德師風、教書育人、課程思政教學競賽等方面獲得的◆榮譽或獎勵。 | |
5.專業課程思政特色 | 專業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特色亮點工作。 |
附件3
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指標(試行)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指標內涵 |
1.課程團隊 | 1.1主講教師 | 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政治立場堅定,有強烈家︻國情懷,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註重為人師表,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真善美。 |
1.2教學團隊 | 團隊成員具備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立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和教研制度,探索課程思政建設新路徑。 | |
2.教學內容 | 2.1課程目標 | 結合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定位,根據課程性質、特點及授課對象等,制定明確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
2.2課程設計 | 在課√堂講授、教學研討、實驗實訓、考核評價等各環節,有機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做到恰當合理、不生硬。 | |
2.3課程資源 | 註重挖掘和開拓與本課程緊密相關的課程思政資源,形成豐●富的課程思政資源庫;編寫和選用高質量配套教材。 | |
3.教學改革 | 3.1教學方法 | 註重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多樣化,采取啟發◥式、研究性、案例式、問題式、項目式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3.2教學手段 | 推動課程思政與現代教育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思政元素展現形式,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 |
3.3課程考核 | 將課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過程考核和結課考核所涵蓋的知ξ識、能力與素質中。 | |
4.教學效果 | 4.1學生評價 | 學生對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高,學習滿意∮度高,評教效果好。 |
4.2同行評價 | 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方法、手段及實施效果顯著,同行認可度高,具有一定的輻射和推廣價值。 | |
5.課程思政特色 | 課程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特色☉亮點工作。 |